《2023血液大咖谈》|B细胞淋巴瘤药物医治新进展

时间: 2024-04-22 04:13:39 |   作者: 杏彩平台官网app

  1.我国B细胞淋巴瘤疾病负担较重,流行病学数据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和地域差异,患者生存要进一步提升。

  2.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助力于淋巴瘤患者的精准治疗,会成为未来淋巴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占全部NHL的30%-40%,是目前发病率上涨的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我国的DLBCL占所有NHL的46%,占所有淋巴瘤的40%,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发展相关治疗技术意义重大。

  健康界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作为会议主席,陕西省肿瘤医院赵培西教授作为分享嘉宾,一同探讨B细胞淋巴瘤药物医治新进展。

  1.B细胞淋巴瘤是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淋巴瘤的66%;其中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占比最高,达到54%。

  2.从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来看,我国NHL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涨的趋势,且疾病负担较重;2019年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有91945例新发NHL和44310例相关死亡。

  3.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淋巴瘤流行病学存在很明显差异。患者在65~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达到峰值,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4.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低,仅达到38.4%,与发达国家≥70%的生存率仍有差距。

  传统上,IPI评分模型在预后和分型上得到普遍应用,其主要参考指标包括年龄、AnnArbor分期、β微球蛋白(B2MG)、ECOGPS评分、结外侵犯和乳酸脱氢酶的表达。从1993年IPI评分系统的建立,其参考指标根据患者的数据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在2017年将结外侵犯这一指标剔除。

  根据IPI评分模型,患者被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和高危四类人群,可根据不同分类得到精准的风险预后。

  IPI虽然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评分模型,但仍有逐步提升改善的空间。IPI评分模型目前尚未纳入有效的预后指标,包括细胞起源、双/三打击MYC重排、增值指数和TP53突变。

  根据弥漫性大B细胞的细胞来源进行分类,ABC型的预后较GCB型差。ABC型患者与GCB型患者相比,3年PFS低20~30%。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大家可以发现,伴有双打击和三打击MYC重排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FISH检测更多应用于早期预后的判断,数据在患病后期的对比中会丧失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药物种类丰富,包括CD19单抗、CD20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如纳武利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CD19-CD3双抗、CD20-CD3双抗、ADC和BTK抑制剂等。

  首先,赵教授着重介绍了ADC药物。Pola+BR联合方案为r/r DLBCL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获益,其具体表现为:与BR相比,pola-BR显著改善了PFS,将中位PFS由3.7个月提升至9.5个月;与BR相比,pola-BR显著改善了OS,将中位数由4.7个月提升至12.4个月。

  赵培西教授随后介绍了POLARIX作为20年来首个关于弥漫性大B细胞的初发初治方案的相关信息。从研究数据的提升上来看,POLARIX成为了20年来首个在PFS和EFS指标上都超过经典方案的研究。

  同时,ADC和POLARIX方案均未增加明显的安全性风险,周围神经病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体重减轻、疲劳、呕吐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均未增加。

  赵培西教授继续介绍了CAR-T药物研究的进展。ZUMA-7研究聚焦于二线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通过CAR-T的细胞修饰后的回输后疗效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CAR-T的可及性和高昂的费用,只有通过未来的技术普及,我们才可以惠及到更多患者。

  随后,赵教授继续介绍有关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Glofitamab治疗方案聚焦于既往已经过多线治疗的患者。入组患者已经过一线二线的治疗,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比。从结果上看,Glofitamab治疗方案停药后的缓解时间相比传统治疗方案有明显提升,总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Epcoritamab(CD2-CD3双抗)的治疗方案展现了100%的有效性,且不良反应事件大多发生在第一次注射后,中位发生时间为2天。Mosunetuzumab治疗方案聚焦于往期未经治疗的高龄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达到83岁,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均为1~2级,且发生在给药的第一周期。

  1.我国B细胞淋巴瘤疾病负担较重,流行病学数据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和地域差异,患者生存要进一步提升。

  2.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助力于淋巴瘤患者的精准治疗,会成为未来淋巴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军教授评价赵培西教授的分享条例清晰、内容全面,条分缕析地总结了B细胞淋巴瘤的基本概况到B细胞淋巴瘤的新药进展。朱军教授指出,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药物种类丰富,拥有大分子抗体、小分子、细胞治疗三个主要发展趋势,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革新为淋巴瘤精准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有助于解决传统的淋巴瘤的药物医治的诸多问题。

  《血液大咖谈》系列线上课程由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健康界策划出品,以「淋巴瘤」与「血友病」的诊疗进展为出发点,内容涉及边缘区淋巴瘤的规范诊治、套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最新进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的探索、血友病A合并抑制物治疗的困境和希望、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与替代治疗等热门话题。

  锁定健康界直播间,各路专家云集,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治与预防、最新前沿研究做出详细地理解阅读,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联络帝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