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结合临床发现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时间: 2024-04-28 11:00:25 |   作者: 血细胞分析仪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原发性EBV感染为患者第一次感染EBV,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研究显示我国IM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1]。其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典型外周血特征为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加。IM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但也可发生如脑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尽早准确诊断和及时规范治疗十分重要。

  IM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和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2]。临床诊断病例需满足临床表现中任意3项及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中任意1项,确定诊出的病例需满足临床表现中任意3项及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中任意1项。

  (1)发热;(2)咽峡炎;(3)颈淋巴结肿大;(4)肝脏肿大;(5)脾脏肿大;(6)眼睑水肿

  (2)6岁以上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0.50或淋巴细胞绝对值5.0×109/L

  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其囊括的检验数据、白细胞散点图、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仪器后台报警信息以及外周血涂片形态镜检等都包含有丰富的临床意义,对于患者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指导作用。因此,检验人员对待每份血标本必须认真负责,尤其是遇到异常结果的复检、审核及报告提供参考时更需格外小心谨慎。

  下面本人将分享一例通过血常规结合临床表现发现的IM病例,阐述检验科在该患者诊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患者男性,7岁,父母代主诉“眼睑浮肿4天,发热2天”于夜间儿科就诊,血常规检验数据见图1,仪器后台报警信息和WBC散点图见图2。

  患者WBC明显增高,竟然达到了检验危急值的程度,Lym#、Mon#和Lym%明显增高,炎症指标CRP和SAA也增高。与此同时,患者的WBC散点图也不正常,散点图中淋巴细胞群(绿色)与右上方的单核细胞群(紫色)融为一体,中间无明显分界,这提示WBC分类有几率存在异常,且不排除外周血有异常细胞的可能性。

  此外,仪器报警信息“原始细胞?异常/异型淋巴细胞?”也令我十分警惕。种种迹象均已触发到我科室血常规复检规则,需要涂片镜检进行白细胞手工分类计数和细胞形态学观察。

  难道患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果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话为什么患者RBC系列指标、PLT系列指标都正常呢?造血组织没有遭到“破坏”?在染片之余,我与焦急等待结果的患者家属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得知患者因为眼睑浮肿和发热在当地医院做了治疗但效果不佳,当地医院血常规检查,WBC 38.81×109/L↑,Lym% 75.61% ↑,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

  患者会不会是IM?按照《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中对IM的诊断依据,此患者已满足了两项相关临床表现:发热、眼睑水肿,一项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6岁以上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0.50或淋巴细胞绝对值5.0×109/L。高度怀疑IM,那么外周血中非常有可能存在着异型淋巴细胞。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思考,但还需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以进一步确定。在血涂片染色完成后我马上进行了镜检观察,果不其然,见到了大量异型淋巴细胞(图3):胞体较正常淋巴细胞增大,外形不规则,似单核细胞,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较为疏松细致,胞质增多,淡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较深,呈“裙边样”。

  白细胞手工分类计数异型淋巴细胞占比为30%,于是按照《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3]中关于异型淋巴细胞描述性报告3个层次的规范描述,我和儿科医生进行了电话沟通,“患者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占比30%,请结合患者发热等临床表现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建议进行病毒感染相关检测。”儿科医生表示感谢并将患者收治入院。

  患者入院后完善了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查阅患者病历见图4,更符合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依据中的临床表现。

  EB病毒抗体检测(图5);EB病毒巨细胞病毒DNA定量检测(图6);呼吸道病毒十三项核酸检验测试(图7);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图8);生化检测(图9)。

  至此,儿科医生做出了最终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图10),并采取了更加针对性的治疗。经过数天的治疗,患者EB病毒DNA定量转阴,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消失,且达到临床治愈,康复出院。

  IM是原发性EB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6岁,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需及早准确诊断和治疗。本例患者符合诊断依据中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肝脾肿大全部临床表现。

  在初诊血常规时两项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全部满足:一、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10(本例为30%);二、6岁以上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0.50(本例为76.1%)或淋巴细胞绝对值5.0×109/L(本例为37.62×109/L),后续加做的EB病毒抗体检测也满足原发性EB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EB-DNA检测结果升高,提示病毒正在大量复制,同时患者生化结果ALT、LDH升高、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升高,考虑与病毒感染相关,均符合IM的临床改变,是一例典型的IM。这提示我们要结合临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检验结果提供的有价值信息。

  在此例IM的早期诊断中,血常规囊括的检验数据、白细胞散点图、仪器后台报警信息以及外周血涂片形态镜检等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每一条信息,尤其是重视外周血涂片镜检。

  在此病例中,异型淋巴细胞的识别对IM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在病毒(如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疾病、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外周血液异型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83%~96%),少数为B细胞(4%~7%)。按形态特征可将异型淋巴细胞分为3型(见表1)。此病例中患者多数为Ⅱ型细胞。

  检验科的工作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很平常的血常规也能提供很多重要信息,最终帮助到患者,因此我们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标本,同时也要加强业务学习,多储备临床知识,学会结合临床看检验结果,在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沟通,尽我们最大努力帮助患者。

  IM是临床常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按照《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中IM的诊断依据,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绝对值以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病毒抗体检测都是重要诊断指标,这体现了检验科工作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血常规作为最基础的检查之一,对于多种疾病的诊疗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做好血常规,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检验测试原理,具备坚实的形态学基本功,也要有相应的临床知识储备,更离不开高度的责任心。本文作者能够在工作中准确识别到该病例,及时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方向,离不开其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与此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检验科工作对于临床的重要性。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21, 59(11):905-911.

  [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 43(6):619-627.


联络帝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