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2023年成分爆点找到了

时间: 2024-01-29 17:19:42 |   作者: 血细胞分析仪

  迈入功效护肤新纪元,品牌光靠营销软实力已经很难实现长远的发展,它们的关注点逐渐从下游转移到上游,更注重在成分上发力,打造品牌硬壁垒。在消费的人端,“成分党”也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崛起。

  回顾过去一年,烟酰胺、玻色因等老牌成分仍占据难以撼动的地位。但是,NMN等“后浪”也奔涌而来,其市场或将迎来爆发期。2022年成分应用趋势已相当明朗,当下,新一轮的博弈也真正开始启动。经盘点,美妆网发现,2023年,这些原料将成为品牌以及供应链上游发力的重点。

  在众多的美白成分中,烟酰胺是常青树般的存在。它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至少可追溯到1974年。英国人Girish Parsad Mathur首次将1%-5%的烟酰胺应用于防晒膏霜。如今,烟酰胺成为最基础的美白成分,在近年来美白市场的商品应用成分中,它的商品备案数持续领先。同时,控油、修护、抗衰等功效也相继被挖掘。

  根据美丽修行大数据,仅是2022年前5个月,在备案有效商品中,使用烟酰胺的品牌有38144个,同比增长23.7%;工厂有3818家,同比增长13.52%;商品数则达到234023个,同比增长41.44%。在这一时期内,烟酰胺超越透明质酸钠,成为热度第一的功效成分。

  相较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的突出优点是与人自身胶原蛋白高度一致,展现出更高的安全性。具体表现为它的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病原体隐患风险更低、水溶性更佳、无细胞毒性、可进一步加工优化以及更容易运输和储存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商品市场规模达108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108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2.4%,在胶原蛋白产品中的渗透率也由37.7%攀升至62.3%。

  2022年,各大企业纷纷抢占高地:4月,华熙生物收购益而康51%的股权,正式吹响进军胶原蛋白产业的号角;10月,若羽臣以数千万注资溯华——将人源化胶原蛋白作为核心成分的中高端护肤品牌;同样是10月,丸美举办第二届重组胶原蛋白抗衰老论坛,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并宣布将持续投入亿元资金,展开对重组胶原蛋白未来长达十年的研究;11月,巨子生物拿下“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政策的扶持下,在市场、资本、技术等一同推动下,重组胶原蛋白产业正快速地发展,也被寄予了更大的期许。但是,我国化妆品行业能否加强完善监管标准,攻克技术难点,“实现菌种、酵种的高密度表达、保证生物活性以及对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通过重组胶原蛋白将行业推向新高潮,我们拭目以待。

  玻尿酸是护肤的又一风口,从面膜、面霜、精华液到糖果、口服美容产品等,似乎“万物皆可玻尿酸化”。显然,这得益于玻尿酸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它能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等。而且,它可以被人体分解代谢,安全性较高。

  弗若斯特沙利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起,全球医药级玻尿酸原料市场销量一路攀升,2021年已达到28.8吨。由此能够看出,在复杂的疫情背景下,医药级玻尿酸仍表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及增长韧性。未来,伴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经济恢复,加上疫后修复需求增多,玻尿酸作为医美行业的重要细分赛道,其市场潜力将继续释放。

  此外,由于产业链成熟、成本优势显著等,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销售国,市场销量占比超过80%。对于国内一众准备或正在进军玻尿酸领域的化妆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众所周知,作为“抗衰三巨头”之一的玻色因是欧莱雅集团自主研发的化妆品原料商品名,2006年起先后应用于旗下兰蔻、修丽可、巴黎欧莱雅等品牌。到2019年,集团对玻色因的20年专利保护到期后,市场掀起新的波澜。依照国家药监局官网,2022年国产普通化妆品含“玻色因”的备案数据破7000条。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同年国内与玻色因相关的专利已有43项通过审核。

  但是,这并不代表欧莱雅构筑起的技术壁垒被击垮,在提升玻色因纯度、产量等方面,我国化妆品企业仍有一段路需要追赶。

  源自我国草本植物的积雪草提取物,在化妆品中兼具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的合成、抗菌、舒缓等多种作用,堪称“修复神器”。在美丽修行大数据公布的“2022年度功能效果成分榜单”中,该成分位列第4名,仅次于烟酰胺、透明质酸钠和生育酚(维生素E)。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搜索“积雪草”,与之相关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也超过9000条。观察巴黎欧莱雅、希思黎、科颜氏等品牌选用的成分,也能看到积雪草的身影。

  神经酰胺被誉为修复皮肤屏障、保湿的明星成分,近五六年来,其市场稳步发展。根据QY Research发布的一项报告,2017年,神经酰胺产业规模约合1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合27亿元。

  旗下产品含有该成分的品牌比比皆是,海蓝之谜、伊丽莎白雅顿等国际大牌也在其中。近年来,伴随着以赢创为代表的原料商在神经酰胺研发与制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上该成分的应用场景拓展等因素,它在化妆品领域的前景一片向好。

  视黄醇集抗衰、美白、祛痘等功效于一身,早有“多边形战士”的美誉。在“早C晚A”风潮的带动下,其市场继续爆发,甚至问鼎美丽修行大数据发布的“2022年度潜力功能效果成分榜单”。上述机构还统计到,截至2022年4月30日,使用视黄醇的品牌有3140个,同比增长50.25%;商品有7736件,同比增长60.89%。尽管如此,视黄醇成分的市场供给仍无法匹配消费者需求,市场隐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不能忽略的是,视黄醇带有刺激性和光毒性,稳定性也比较差。如何改善配方体系和技术水平,保障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一道一定要解决的难题。

  水杨酸是护肤界“万金油”般的存在,大范围的应用于日常护理,众多祛痘、美白、抑菌产品的成分表中都能发现其踪影。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发布科普文《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给如火如荼的刷酸美容产业浇了盆冷水,却没有撼动水杨酸的地位。它登上美丽修行大数据“2022年度潜力功效榜单”第4名,也拿下最高的热门品牌助推指数。机构还指出,该成分已度过“概念普及期”,正迈向“应用膨胀期”。

  NMN作为营养的东西,会在细胞中转化为NAD+,归类是一种全新的维生素B3,而且超越了普通维生素的功效,外界认为它是预防衰老和恢复年轻的补充剂。2022年5月,艾媒咨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有近七成消费者花费在NMN/NAD+补充剂上的金额处于2000-10000元区间,可见NMN/NAD+补充剂的市场认可度逐渐提高。

  此外,2022年,康盈红莓、莱孚斯本、维琪医药先后完成对NMN的新原料备案,正处于监管期。不难发现,国内原料商正积极探索这一成分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但是,也有许多人对NMN的实际功效、稳定性等存疑,加上2022年11月美国药监局收紧对NMN的监管政策,为它的发展道路增加了波折。主打NMN的品牌与原料商,需要拿出更多的数据,支撑它的发展。

  被誉为“抗衰新贵”的蓝铜胜肽,具备修复皮肤损伤、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等功效,而且与人体同源,对皮肤极其温和友好。美丽修行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含有蓝铜胜肽的商品数量已经达24587件,同比增长6.65%。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慢慢的变多的品牌加入该赛道。但是,该成分也存在易失活、不稳定等问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是释放蓝铜胜肽市场潜力的关键前提。

  功能性护肤既是新晋赛道,又是快速地增长赛道的代表。根据增长黑盒发布的《2023美妆个护新增量赛道报告》,2021年中国功能性护肤的市场规模达到283亿元。自2017年起,它的增速始终高于护肤品整体市场增速。

  在此背景下,成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依靠单一成分,一味卷添加量、卷浓度的打法已经非常困难出圈。突破单一成分的局限性,遵循协同增效的逻辑,是广大企业的突围之道,也是国产化妆品铸造竞争壁垒的关键。过去,像颐莲与福纳康联合探索“玻尿酸+富勒烯”成分复配,便是一次焕发新机的尝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印尼媒体:日本队比澳大利亚强多了 我们打日本毫无希望对阵澳洲却机会成堆

  NBA大爆冷!西部第一不敌联盟垫底 亚历山大空砍31分杜伦22分21板

  豪门狂欢夜:利物浦5-2大胜,曼联4-2晋级16强,国米1-0登顶意甲

  孩子是妈妈生的,产后抑郁是小姨得的,放假的德华在家带孩子已经疯了,一带一个不吱声 双眼透着疲惫

  这个小小拼图太好玩啦,都是立体的,小小一个很好拼,不用剪刀和胶水,拼出满满成就感


联络帝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