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的高光时刻结束了吗

时间: 2024-04-09 12:53:26 |   作者: 杏彩平台官网app最新版

  新年伊始,“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便遭遇了市场看空。股价开年暴跌,最高跌去近18%。网传消息称,迈瑞业绩不达预期,多家分公司业绩完成度不及50%,公司销售人员大批量离职。

  迈瑞医疗方面紧急否认上述传言。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更是亲自出面澄清,“此谣言纯属无稽之谈。2021年迈瑞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良好,人员稳定”。

  1月13日,为了稳定市场信心,迈瑞医疗抛出巨额股份回购方案,拟以10亿元金额回购公司250万股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400元/股。

  这已经是半年内迈瑞医疗第二次回购公司股票。2021年7月至8月,迈瑞医疗股价断崖式下跌,先是从502元/股高点跌落,此后一路走低。8月19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的集采信息,率先展开升级临床检验试剂带量采购,引发投资者集体恐慌。8月20日,迈瑞医疗股价一度跌超17%。8月25日,迈瑞医疗宣布10亿元回购计划,并在一周内闪电完成。

  股价连续下跌之外,迈瑞医疗的业绩表现或许也是遭市场“冷落”的因素之一。2021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实现盈利收入193.92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66.63亿元,同比增长24.23%;第三季度,迈瑞医疗营收66.13亿元,同比增长20.25%,环比减少5.49%,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21.42%,环比下降11.83%。

  营收、净利润双双上涨,但对比过去几年的表现,迈瑞医疗业绩增速有放缓趋势,单季度增速已连续4个季度下滑。财报发布第二天,迈瑞医疗股价一度暴跌近9%,收盘跌报4.89%。

  作为一家市值曾突破6000亿元的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股价自2018年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从48.8元的发行价暴涨至最高502元。然而,估值过高、大股东减持、股价下跌,迈瑞医疗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质疑。

  与此同时,医学影像细致划分领域的龙头玩家联影医疗近日宣布冲刺科创板,估值规模超千亿。此公司也被认为是与迈瑞医疗在本土领域一较高下的劲敌。

  外有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三大外资巨头的强势地位,内有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后崛起者,迈瑞医疗是否能守住“医疗器械一哥”的位置?

  迈瑞医疗的主体业务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外科、骨科、动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其中,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注泵、以及体外诊断业务的血球等均为国内第一。在业内,迈瑞医疗也被冠以“小华为”的称号。

  1991年,迈瑞医疗在深圳成立,创始人包括李西廷、徐航、聂彤、毕晓阳、成明和、严萍宜、张巨平七位创始人,业内称他们为“迈瑞七君子”。

  在成立迈瑞医疗之前,李西廷、徐航等就已经在医疗器械领域闯荡多年,他们曾效力于深圳安科,并担任高管。深圳安科成立于1986年,是广东最早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被誉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黄埔军校”。据新闻媒体报道,全国有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与安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除了迈瑞创始团队出身安科外,深圳理邦仪器创始人张浩、宝莱特创始人燕金元、安健科技创始人之一杜碧、深圳瑞孚泰创始人张弘此前均曾供职安科。此外,迈瑞创始人之一严萍宜曾任安科超声部经理,在成立迈瑞后,与成明和、张巨平共同创办雷杜科技,从事体外诊疗业务,2006年,严萍宜再次创业,成立微点生物。

  国内医院最早配置的现代医疗器械,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快速的提升,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还处在落后阶段。直到上世纪80年代,县级医院配置的医疗器械仍然是X线机、生化分析仪、黑白超声仪的“三大件”时代,基本都是检查设备,且技术有限。80年代末,城市大医院才开始逐渐装备CT等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成立初期,主要代理进口医疗设施,包括国外大品牌的监护仪。一年后,迈瑞靠着做代理获利百万元,拿到第一桶金。此时,创始团队决定开始投入自主研发。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认为,一个医院要一万多种医疗设施,(当时)中国只能做消毒柜、病床、镊子、夹子、针管,稍微有点技术性的都没有,缺得太多了。

  1992年底,迈瑞自主开发的首款产品血氧饱和度监护仪问世。血氧监护仪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必须不可少的检验测试仪器,彼时在国内的售价均在10万元以上。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与实力丰沛雄厚的外企正面竞争,迈瑞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从二三线城市中小型医院入手,并把监护仪价格直接降到4万元以下,外加赊销、分期付款等经营销售的方式。以乡镇卫生院为入口,再加上低价策略,迈瑞医疗逐渐打开了市场。

  依靠代理和自主研发的产品,迈瑞医疗迅速崛起,销售渠道陆续铺开。1995年,迈瑞的营业额达到每年数千万的规模。1997年,迈瑞销售额达到1亿元,代理产品与自主产品各占一半。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出现了,迈瑞重金投入的几款研发产品没有起色,公司遭遇资金上的瓶颈。继续做代理还是坚持研发,迈瑞内部因此产生了巨大分歧。此后,迈瑞创始人团队中的成明和、张巨平、严萍宜出走,三人后来创立深圳雷杜科技,一家体外诊断临床检验仪器提供商。

  陷入资金危机中的迈瑞医疗,在1999年1月引入风险投资,完成由华登国际、JAIC日报亚洲投资、KTB投资集团600万元的A轮融资。之后,迈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血液分析仪、全数字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技术医疗设施。1999年,迈瑞自有产品销售近1亿元。此时,大部分同行仍在代理。

  性价比成为迈瑞医疗的杀手锏,迈瑞凭借低价拿下了全国近九成县级医院的客户,也被冠以“低价杀手”的称号,有评论说,迈瑞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国内医疗设施的降价。

  2000年,迈瑞开始进军开外市场,采用了与国内同样的低价打法,抓住欧美品牌并不重视的中低端市场,依靠分销和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有人曾总结迈瑞的生意经,即“代理销售+自主研发+国际化+国内国际并购”。迈瑞的产品线中如监护仪、医疗影像等产品很多是靠并购而来。

  2008年,迈瑞以2.02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医疗器械商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监护业务,成为全世界该行业第三大品牌,并由此获得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售平台和服务网络。

  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在2007年的销售额达到1.613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迈瑞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这项交易被称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

  对于选择海外并购的原因,时任迈瑞董事长的徐航表示,是由于国内医疗设施的市占率比较低。此时,中国医疗设施只占全世界的7%,美国一个国家就占了40%,欧洲占19%,日本占14%。

  2011年,迈瑞提出力争到2016年,实现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迈瑞不断在市场寻找并购标的。

  在国内,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迈瑞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收购了国内8家公司,包括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惠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格林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并购的企业类型上,迈瑞不只局限于设备领域,还延伸到了外科、骨科等与其以往有差异的业务。

  2013年,迈瑞宣布斥资1.05亿美元收购美国超声诊断系统生产企业ZONARE医疗系统(ZONARE Medical Systems, Inc.),为了促成这起收购,迈瑞前后谈了五年。ZONARE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高端放射成像的领先品牌之一,有自己的销售团队,主要覆盖发达国家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

  不过,这桩收购案遭到外界质疑。原因是ZONARE公司2012年出售的收益约为6400万美元,但实际利润方面亏损严重。但迈瑞方面则表示有把握两年左右改善其盈利情况。

  海外的大手笔并购,也让迈瑞始终面临高商誉的压力。2021年3月,有投资者向迈瑞提问,“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尚有十二亿多的商誉资产,请问该项资产是因何形成的?”。

  迈瑞回应称,公司曾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多次并购,账面商誉主要由于收购美国Datascope的监护业务和Zonare而产生。

  2021年10月,有投资者提问迈瑞,“2021年三季报显示,商誉猛增至43亿元,这里是啥样的并购活动,前期海肽并购只花了10亿?”。

  迈瑞对此回应称,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商誉净值达43.5亿元,其中并购Hytest产生商誉约31亿元,其余部分主要由历史上公司对Datascope和ZONARE的并购产生。

  高商誉一直困扰着迈瑞医疗,甚至影响到其回归A股。2015年,出于对估值不满意,迈瑞医疗发起私有化,并于2016年以33亿美元价格完成私有化,踏上回归A股之路。

  2017年5月,迈瑞医疗向证监会递交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拟发行不超1.216亿股,募资66.26亿元。然而,回A之路并不顺利,2018年2月,迈瑞上市申请被被终止审查。迈瑞医疗表示,是主动撤回IPO申请,不会放弃上市。

  不久,迈瑞医疗重新递交申报资料,不过这次改为申请创业板上市。2018年7月24日,迈瑞医疗成功过会,但却遭遇了证监会的问询。证监会认为,报告期各期末,迈瑞医疗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商誉账面价值金额较大。要求迈瑞医疗说明非货币性资产构成及形成原因、过程、计价、摊销方法及减值测试情况;商誉的构成及形成原因、过程、对商誉进行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

  2014年末至2016年末,迈瑞医疗净资产分别为96.62亿元、65.38亿元、46.01亿元,商誉分别为13.09亿元、13.14亿元、13.89亿元,非货币性资产分别为11.81亿元、8.9亿元、8.39亿元。有分析认为,商誉过高或许是迈瑞医疗转板的原因。

  2018年10月16日,迈瑞医疗正式登陆创业板,发行价48.8元/股,募资59.2亿元,刷新了宁德时代此前创下的54.6亿元的规模记录。

  上市当天,迈瑞医疗股价大涨44%,报收70.27元/股,总市值达854.27亿元。

  三年间,迈瑞医疗股价不断上涨,从2018年的48.8元/股发行价涨至2020年底的423.5元/股,更是在2021年7月1日,涨至502元/股,市值突破6000亿元。然而,高光时刻昙花一现,此后,迈瑞医疗股价断崖下跌,在2021年8月20日创下276.3的低价。截至1月19日收盘,迈瑞医疗股价报335.33元/股,市值4075亿元。

  当前,整个医药行业正面临着药械集采、医保制度改革的阶段,医药领域的格局或将重塑。其中,集采犹如悬在医药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21年8月,安徽试点了省级体外诊断化学发光试剂的集中带量采购,涉及5大类23小类产品。在约谈的19家企业中,迈瑞医疗中标14个项目,包括乙肝5项、甲功5项等。据悉,此次安徽试点共涉及145个产品,相关这类的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7.02%,其中88个谈判成功的试剂价格大大下降。

  2021年9月29日,南京医保局组织南京地区医疗机构联盟与迈瑞开展整体性价格谈判,经谈判,包含体外诊断试剂、骨科耗材在内的2大类产品整体降价35.5%。

  2021年12月28日,南京医保局下发的文件显示,通知各相关定点医院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迈瑞医用耗材价格谈判结果,并表示此次集中采购联盟外的医疗机构可共享降价后的价格。

  集采的威力,“药茅”恒瑞已提前领教,受药品集采影响,恒瑞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几斤停滞,市值增发超2000亿元。

  除了政策因素外,杀出的竞争者或将也将改变行业格局。2021年12月31日,联影医疗递交招股书,拟冲刺科创板,计划募资124.8亿元。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主要是做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配套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分析认为,联影医疗是GE、飞利浦、西门子的劲敌,有望打破三家外企对国内医疗影像市场的垄断。

  与联影医疗递交上市申请的同一天,医学影像设备供应商东软医疗也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东软医疗业务包括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设备服务及培训、MDaaS平台(医疗设施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和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

  上市消息一出,有声音称,迈瑞医疗的压力要大了。叠加员工离职、业绩不达预期等负面传闻,2022年1月4日,迈瑞医疗股价跌超10%。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不断涌现新秀,但整体而言,中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000万-4000万元,与国内制药行业企业3亿-4亿元的年平均主营收入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当前中国的出口医疗器械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进口医疗器械以高端产品为主。

  股价暴跌、集采等压力下,迈瑞医疗能否守住“一哥”的地位,或许还是得靠产品来说话。


联络帝迈
返回
顶部